拼音bù biàn shū mài
注音ㄅㄨˋ ㄅ一ㄢˋ ㄕㄨ ㄇㄞˋ
成语解释
不辨菽麦
繁体不辨菽麥
⒈ 辨不清大豆和麦子。比喻愚昧没有识别能力。
例周子有兄而无慧,不能辨菽麦,故不可立。——《左传·成公十八年》
英cannot tell beans from wheat;
⒉ 形容愚昧,缺乏实际知识。
例世间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。——郭沫若《抱箭集·银杏》
英have no practical knowledge;
⒈ 形容愚昧无知。今亦指脱离生产实践,缺乏实际知识。
引《左传·成公十八年》:“周子 有兄而无慧,不能辨菽麦。”
杜预 注:“菽,大豆也。豆麦殊形易别,故以为痴者之候。”
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珠儿》:“儿渐长,魁梧可爱,然性絶痴,五六岁尚不辨菽麦。”
郭沫若 《抱箭集·银杏》:“世间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。”
⒈ 菽,豆子。不辨菽麦指无法分别豆子与麦子。形容人愚昧无知。语本后亦比喻缺乏常识或判断能力。南朝梁·陶弘景〈相经序〉:「或不辨菽麦,更保黄者,此又明其偏有得也。」
引《左传·成公十八年》:「周子有兄而无慧,不能辨菽麦,故不可立。」
1.一百零五、他刚到农村时还是个不辨菽麦的小伙子,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磨练,现在已是个精通农艺的专家了。
2.他刚到农村时还是个不辨菽麦的小伙子,经过这麼多年的学习磨练,现在已是个精通农艺的专家了。
3.他刚到农村时还是个不辨菽麦的小伙子,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磨练,现在已是个精通农艺的专家了。
4.世界上居然有这样不辨菽麦的人。
5.他虽然看上去文质彬彬,可到了这里简直就是不辨菽麦,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