狐
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狐
⒈ 哺乳动物的一属,形状略像狼。毛赤黄色,性狡猾多疑,遇见攻击时肛门放出臭气,乘机逃跑。皮可做衣服(通称“狐狸”):狐臭(腋下臭气)。狐肷(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)。狐疑(多疑)。狐媚(曲意逢迎,投入所好)。狐死首丘(传说狐狸将死,头必向出生的山丘。喻不忘本,亦喻对故乡的思念)。
⒉ 姓。
异体字
- 瓠
- 瓡
汉英互译
fox
造字法
形声:从犭、瓜声
English
species of fox
※ 狐的意思、基本解释,狐是什么意思由摆摊词典在线字典查字提供。
详细解释
基本词义
◎ 狐
〈名〉
(1) (形声。从犬,瓜声。本义:狐狸)
(2) 同本义 [fox]
朕狐疑。——《汉书·文帝纪》。注:“狐性多疑,每渡冰河,且听且渡,故言疑者称狐疑。”
小狐汔济。——《易·未济》
狐鸣呼曰。——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狐裘不暖锦衾薄。——唐· 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
狐凭鼠伏。——《广东军务记》
(3) 又如:狐丘(狐穴居之小山);狐白(狐腋下的白毛);狐兔(狐和兔);狐仙(传说狐狸能修炼成仙,化为人形,与人来往)
(4) 喻坏人,小人 [bad person]。如:狐唱枭和(喻坏人互相呼应);狐狼(喻奸诈凶恶);狐鼠(喻小人;坏人);狐鸣枭噪(喻小人嚣张);狐禅(异端邪说)
康熙字典
狐【巳集下】【犬部】 康熙筆画:9画,部外筆画:5画
《唐韻》戸吳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洪孤切,音胡。《說文》妖獸也,鬼所乗之。有三德,其色中和,小前豐後。《爾雅·釋獸》貍狐貒貈醜。《埤雅》狐性疑,疑則不可以合類,故从孤省。
又曰:狼狐搏物,皆以虛擊孤,狐从孤省。
又或以此故也,音胡,疑詞也。《易·解卦》田獲三狐。
又《未濟》小狐汔濟,濡其尾。《詩·邶風》狐裘蒙戎。
又《北風》莫赤匪狐。《周禮·地官·草人》凡糞種勃壤用狐。《山海經》靑丘國,其狐四足九尾。
又《爾雅·釋獸》貔,白狐。《註》一名執移,虎豹之屬。《疏》貔,一名白狐。或曰似熊。
又鵂鶹一名訓狐。因其聲以名之。見《唐書·五行志》。韓愈有射訓狐詩。
又地名。《左傳·僖二十三年》濟河圍令狐。《晉語》使令狐文子佐之。《註》令狐,邑名。
又《史記·趙世家》秦伐我,至陽狐。
又《孝文帝紀》軍飛狐。《註》如淳曰:在代郡。蘇林曰:在上黨。
又姓。《廣韻》晉有狐氏,代爲卿大夫。《晉語》狐氏出自唐叔。
又令狐,複姓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
狐【卷十】【犬部】
䄏獸也。鬼所乘之。有三徳:其色中和,小前大後,死則丘首。从犬瓜聲。戶吳切
说文解字注
(狐)䄏獸也。鬼所乘之。爾雅音義無之字。有三德。其色中和。小歬大後。廣韵作豐後。死則丘首。音義、廣韵皆作首丘。謂之三德。御覽有此四字。从犬。瓜聲。戸吳切。五部。
- 狐的词语 组词
- 狐的成语